中石大召開“復雜油氣智能鉆井理論與方法”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研討會

2020-12-07 14:06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  瀏覽:  

11月24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復雜油氣智能鉆井理論與方法”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研討會在中石大召開。

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fā)展中心處長吳根、項目主管王鵬照,項目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金之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鄧軍教授,項目咨詢專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李陽院士、中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李寧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院長馬新華、中國石化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路保平、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旭、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底青云、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肖立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副校長李根生,科學技術處和相關學院負責人及項目研究骨干參加會議。李根生主持項目啟動會,項目負責人田守嶒主持實施方案研討會。

張來斌在致辭中指出,該項目是學校第二個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專項項目,是學??茖W研究“搭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凝聚大團隊、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貢獻”理念的體現,必將為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提供有力支撐。學校專門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支持國家油氣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他表示,學校將提供良好的綜合環(huán)境,全力支持項目建設,力爭實現項目的預期目標,推動我國復雜油氣智能鉆井變革性技術的發(fā)展。

吳根介紹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變革性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的定位、目標和相關管理辦法,指出本項目符合國家總體戰(zhàn)略的重大需求,要求緊密對標重點專項定位、項目具體任務以及科技部管理績效考核,通過研究產出一批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成果,取得理論重大突破。

李根生宣讀了項目聘任的咨詢專家組名單,田守嶒匯報了項目的總體情況。

在隨即召開的課題實施方案研討會上,四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就項目課題的實施方案進行匯報。專家組對實施方案給予肯定,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項目責任專家金之鈞院士特別強調了項目的重大性、顛覆性和基礎性屬性要求。

變革性技術是指通過科學或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對已有傳統(tǒng)或主流的技術、工藝流程等進行一種另辟蹊徑的革新,并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產生革命性、突變式進步的技術。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屬于戰(zhàn)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領域,以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為牽引,以解決重大共性科學問題為導向,圍繞可能產生變革性技術的前沿交叉基礎研究進行戰(zhàn)略部署,服務于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促進我國變革性技術的不斷涌現。專項重點支持相關重要科學前沿或我國科學家取得原創(chuàng)突破,應用前景明確,有望產出具有變革性影響技術原型,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前瞻性、原創(chuàng)性的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復雜油氣智能鉆井理論與方法”是中石大第二個“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項目,也是學校第七個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南石油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將在復雜油氣智能鉆井關鍵科學問題取得突破,為我國復雜油氣智能鉆井技術奠定理論基礎并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推動我國油氣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的跨越式發(fā)展。本次項目啟動暨方案研討會進一步明確了“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項目的定位和屬性,厘清了項目的研究路線和研究目標,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中國石油超深井自動化鉆機研制再獲突破

中國石油超深井自動化鉆機研制再獲突破

經過嚴格的總裝試驗和出廠驗收,2月4日,由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同升式高鉆臺9000米鉆機,順利啟運發(fā)往新疆。這標志著中國石油超深井自動化鉆機向高效便捷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共筑綠水藍天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共筑綠水藍天

摘要:中國海油渤海油田以服務國家戰(zhàn)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政治責任感一直努力在渤海灣盆地尋找大型天然氣資源,針對勘探科學技術難題開展持續(xù)研究,歷經8年協同攻關,形成了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三項創(chuàng)新地質認識和兩項創(chuàng)新技術。
“十三五”時期 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fā)技術實現多項新突破

“十三五”時期 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fā)技術實現多項新突破

2月1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海油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通過理論認識和科研攻關,具備了獨立自主勘探開發(fā)海洋油氣資源的能力和完備體系,實現了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
中國石油勘探領域科技進步觀察

中國石油勘探領域科技進步觀察

提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是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只有在核心技術上不斷突破,才能掌握產業(yè)發(fā)展的主導權。集團公司持續(xù)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以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支撐和引領公司高質量發(fā)展;更加突出創(chuàng)新驅動,在發(fā)展戰(zhàn)略上把創(chuàng)新放在首位,矢志攻關,更好地發(fā)揮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當前、引領未來的作用。
中國石化:亞洲最深油氣田——順北油氣田建成百萬噸產能

中國石化:亞洲最深油氣田——順北油氣田建成百萬噸產能

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石化“十三五”期間重要的增儲上產陣地——西北油田分公司順北油氣田累計探明原油地質儲量超1.3億噸,保有原油產能100萬噸、天然氣產能3.8億立方米,如期實現百萬噸產能建設目標。

推薦閱讀

熱文

Copyright © 能源界